4月15日下午,“數智背景下的設計教育與設計實踐”學術論壇在廈門圓滿落幕。 本次活動由福建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全國大師獎組織委員會、華僑大學工業設計研究院聯合主辦,廈門陽譜光色研究院協辦。教育部高等學校設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同濟大學創意設計學院林家陽教授,設計專家趙明先生應邀擔任主講嘉賓。兩位專家圍繞“數智背景下的設計教育重構”與“策略思考維度和設計實踐向度”等專題進行了學術講座。此外,他們還與華僑大學、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院、福建師范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十余所福建地區的藝術設計院校師生代表開展了深度座談。本次活動旨在推動設計教育與產業實踐的融合,同時為福建德化“中國白”陶瓷文化的國際傳播注入新動能。
專題講座:從理論到實踐的創新對話
林家陽教授以《數智背景下的設計教育重構》為題,結合個人教學科研發展歷程,回顧了中國設計教育發展的艱苦歷程,探討了新時代數字化、智能化背景下設計教育的新趨勢和新對策,展現了老一輩設計教育家對于我國藝術設計教育事業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他指出:從本科教育到社會需求的過程中要往“理論型、寬基礎、國際型、未來型”等四個方向推進,發展“實踐、技術、科學”三位一體的教育,實現多元融合與交叉融通。同時,設計專業從傳統產業走向智能時代,對跨界學習的需求越來越高,因此,要重視設計學的跨界學習。


趙明先生以《策略思考維度和設計實踐向度》為題,結合其團隊所做的諸多城市(街區)文化產業
改造項目案例,系統解讀了“策略思考維度”和“設計實踐向度”的理念和實戰應用狀況。策略思考維度是指在制定策略或規劃時所考慮的各個方面和角度,它是一種全面、系統地分析問題和制定解決方案的思維方式。設計實踐向度主要關注設計在實際應用中的方向和層面,它強調將設計理念、原則和方法應用于具體的實踐場景,以實現特定的設計目標。


圓桌會議:“中國白•德化瓷”設計大賽,千億產業集群下的設計機遇
圓桌會議環節,林家陽、趙明兩位嘉賓代表全國大師獎組委會詳細介紹了2025年“中國白•德化瓷”第21屆全國設計大師獎大賽的核心亮點:
- 主題深化:延續“德化·為生活留白”的設計命題,涵蓋白瓷飾品、生活美學用品、公共藝術裝置等八大類別。鼓勵參賽者從白瓷的器物審美出發,探索其在當代生活場景中的價值重構。
- 產業對接:獲獎作品將優先納入德化陶瓷產業供應鏈,優秀設計師可獲得“國際設計人才(德化)驛站”的孵化支持,推動設計成果快速轉化。
- 國際視野:賽事首次與法國盧浮宮學院合作,入圍作品將在巴黎盧浮宮卡魯塞爾廳進行巡展,進一步提升“中國白”的全球影響力。


圓桌會議上,圍繞陶瓷藝術和創新設計等話題,林家陽教授、廈門萬仟堂有限公司董事長蔡萬涯、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藍泰華教授、廈門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孟衛東教授等專家分別作了重要發言。福建地區各位相關設計類院校的領導和教師代表們也都暢所欲言,對陶瓷設計大賽與設計教育等論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會議最后,會議主持人、福建省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理事長、華僑大學機電與自動化學院宋武教授表示:“陶瓷創新設計的本質是文化的當代轉譯和科技的融入,希望通過賽事平臺,讓‘中國白’不僅展現出陶瓷器物的物理屬性,更使之成為連接傳統與未來、東方與西方的精神符號。”
來源:福建省機械工程學會
編輯: 鐘永剛
發布單位: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總部綜合管理處
關鍵詞:設計教育, 設計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