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的標準化工作體系旨在推動機械工程技術標準化,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該體系包括目標與原則、組織機構、工作流程、應用推廣等方面。通過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填補現有標準空白及推動國際標準轉化,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標準致力于提升制造業的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一、目標與原則
- 目標:
- 致力于提升中國機械裝備的質量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 促進裝備制造業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
- 降低企業產品開發和生產成本
- 保障產品安全性和可靠性
- 促進綠色制造和可持續發展
- 原則:
- 科學性: 標準應基于科學研究成果,對研發制造有指導作用,具有一定前瞻性。
- 系統性: 標準體系應覆蓋機械工程領域的各個方面,重點突出,形成有機整體。
- 開放性: 標準制定過程應充分吸納各方意見,具有廣泛代表性。
- 動態性: 標準應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而不斷更新完善。
二、標準化組織機構
- 標準化工作委員會: 負責組織、協調和管理學會的標準化工作,是學會標準化工作的決策機構。
- 組建專家委員會: 負責標準技術咨詢。
- 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工作組): 負責各專業領域的標準化技術管理工作。
- 秘書處:負責學會標準化的日常運行管理、理論與政策研究、協調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和各工作組的履職與項目推進。
- 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合作: 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際專業科技社團、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等建立密切合作關系。
- 各組織機構的職責明細在專門文件中另行規定。
三、完善的標準化工作流程
- 標準立項: 根據市場需求、技術發展趨勢和行業發展規劃,確定標準立項的范圍和優先級。
- 標準起草: 組織相關專家進行標準草案的起草,并廣泛征求意見。
- 標準審查: 對標準草案進行技術審查和符合性審查。
- 標準發布: 經批準后,正式發布標準。
- 標準實施: 組織標準的宣傳培訓,并監督標準的實施。
- 標準復審:發布滿三年的標準將根據實際應用情況開展復審。
- 標準修訂:根據技術發展需求與標準要求的匹配程度,確定是否進行標準修訂。
- 標準廢止:標準涉及的技術內容已經不符合當前的需求,應啟動廢止程序。
四、多層次的標準體系協調
- 國際標準:提出新立項的標準項目應與本領域國際標準狀況對比研究,給出結論。
- 國家標準:針對機械工程領域的關鍵技術需求,如國家標準尚未涉及,優選支持。
- 行業標準:針對行業內的特殊需求制定與行業標準相協調的團體標準。
- 團體標準:由社會團體組織制定發布,用于填補標準空白或滿足特定需求,面向技術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
五、標準的宣傳和推廣
- 建立標準信息平臺: 提供標準項目管理、查詢、下載和技術服務。
- 組織標準培訓: 提高企業和相關人員對標準的認識和應用水平,提升業務水平。
- 開展標準宣貫活動: 通過多種形式宣傳標準的應用。
- 全國信息平臺:標準化活動應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公布有關信息。
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
- 跟蹤國際標準動態: 跟蹤和了解國際標準的發展趨勢。
- 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 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起草和制修訂。
- 推動中國標準的國際化: 將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的先進標準轉化為國際標準。
七、其他
- 加強標準的實施效果評估: 定期對標準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對標準進行修訂。
- 鼓勵企業參與標準化工作: 鼓勵會員企業積極參與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發揮企業在標準化工作中的主體作用。
- 建立標準化人才培養體系: 加強標準化人才的培養,為標準化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第三屆委員名單
編輯: 袁俊瑞
發布單位: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總部標準處
關鍵詞: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