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1-13日,第一屆生物與仿生摩擦學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tribology and Bionic-tribology, ICoBB)在四川成都成功舉辦。此次會議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主辦,西南交通大學、《Biosurface and Biotribology》期刊承辦,會議由西南交通大學周仲榮教授、帝國理工Marc Masen教授、美國拉什大學醫(yī)學中心Wimmer教授和西南交通大學/利茲大學靳忠民教授聯(lián)席主持本次會議,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主任委員周仲榮教授代表分會致開幕詞。
周仲榮教授代表分會致開幕詞
生物與仿生摩擦學涵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生物醫(yī)學工程等學科,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前沿熱點研究領域,可為解決人類健康和先進裝備制造提供獨特的設計思路與方法。早在2011年至2022年間,生物摩擦學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Tribology, ICoBT)在英國、加拿大共舉辦六屆。2017年和2023年,生物表面、生物摩擦學與仿生摩擦學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surfaces, Biotribology and Biomimics, ISBBB)在中國成都共舉辦兩次。基于ICoBT和ISBBB學術背景的相似性和組委會成員的合作關系,經商議,兩個會議將合二為一,整合為生物摩擦學與仿生摩擦學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tribology and Bionic-tribology)并在成都召開首屆會議。
本次會議設置大會報告共計8個,邀請報告14個,包含4個分會場和壁報展示環(huán)節(jié)。其中,大會報告專家包括:美國阿肯色大學的Peter Ungar院士,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Roger Lewis教授,中科院蘭化所周峰教授、英國帝國理工的Marc Masen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利茲大學靳忠民教授,清華大學田煜教授,日本東京首都大學Fujie Hiromichi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陳華偉教授。
此外,來自美國、英國、日本、荷蘭、奧地利的國外代表,以及我國生物與仿生摩擦學領域的知名專家和研究生等100余人參加了論壇,深入探討生物摩擦學與仿生摩擦學前沿問題,交流研究經驗和體會。
在閉幕式上,會議聯(lián)合主席、帝國理工大學Masen教授初步建議于2026年4月在英國或日本舉辦第二屆生物摩擦學與仿生摩擦學國際會議。
來源:摩擦學分會
編輯: 鐘永剛
發(fā)布單位: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總部綜合管理處
關鍵詞:生物摩擦學, 仿生摩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