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專家、學者及業界同仁: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高端裝備用復雜構件向更高性能、更高精度、更低殘余應力等方向發展,挑戰其成形制造技術在傳統制造基礎上,向極端制造方向發展。極端制造作為一種前沿的制造技術,正逐漸成為推動制造裝備、制造工藝和相關產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在極端制造中,極低/極高應變速率成形技術能夠有效地降低金屬材料成形后的殘余應力和回彈率,抑制材料過度減薄,并提高材料的塑性變形能力。這些優勢使得極端制造在突破高強難變形金屬材料的成形制造極限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特別是隨著輕型難成形金屬材料應用的增加和大型結構復雜性的增加,導致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等領域關鍵核心部件的高性能制造面臨著極高的技術挑戰。因此,利用極端應變速率成形對材料塑性增加和應力松弛的技術優勢,突破高強難成形復雜構件形變與相變協調的技術瓶頸,為我國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等領域關鍵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新工藝和新裝備,這不僅將極大地促進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還將為我國的工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為了深入探討極端應變速率成形制造技術的最新進展、挑戰與機遇,促進學術交流與產業合作,我社擬于2025年4月12-13日召開“2025年極端應變速率成形制造前沿論壇”。熱忱歡迎從事或關心極端成形制造及相關領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參會并交流。會議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會議基本信息
論壇主席:湛利華 中南大學 教授
程序委員會主席:崔曉輝 中南大學 研究員
會議時間:2025年4月12日-13日
會議地點:中南大學(湖南 長沙)
二、會議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
中國機械工程雜志社
承辦單位:
湖南省機械工程學會
湖南省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工程分會
中南大學輕合金研究院
三、會議主題與內容
本次論壇將圍繞極端應變速率成形制造技術的核心議題展開深入討論,包括但不限于:
1. 極低與極高應變速率成形技術的最新進展:分享國內外在蠕變時效成形、超塑成形、電磁成形、沖擊液壓、爆炸成形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突破。
2. 材料塑性增加與應力松弛的機制研究:探討極端應變速率下材料塑性變形能力和應力松弛的微觀機制,為優化成形工藝提供理論依據。
3. 高強難變形金屬材料的成形制造極限:分析極端制造技術在突破高強難變形金屬材料成形極限方面的潛力和挑戰,提出解決方案。
4. 航空航天與交通運輸等領域的應用案例:展示極端應變速率成形技術在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等領域關鍵核心部件制造中的成功應用案例,探討技術轉化與產業升級的路徑。
5. 未來發展趨勢與技術創新:展望極端應變速率成形制造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鼓勵創新思維和技術革新,推動先進制造技術的持續進步。
四、主要議程
4月12日全天:報到注冊
4月13日09:00-12:00:論壇開幕式、會議報告
4月13日14:00-18:00:參觀極端服役性能精準制造全國重點實驗室和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
五、報告專家和報告內容簡介
1.湛利華
報告題目:脈沖電流調控2195鋁鋰合金蠕變時效形性演變機理及工藝研究
報告摘要:報告分別從脈沖電流對2195鋁鋰合金蠕變行為影響機理、不同位錯密度坯料組織與電輔助蠕變的匹配關系探究、電脈沖調控形成的位錯網對T1相時效析出行為影響以及電輔助2195鋁鋰合金蠕變時效成形工藝與實驗驗證等方面展開論述,為復合能場調控輕質高強大型構件形性一體化制造提供理論與方法支撐。
報告人簡介:湛利華,女,國家級高層次人才、湖南省科技領軍人才、湖南省芙蓉學者等,中南大學二級教授,兼任長沙市科協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塑性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兵工學會精密成形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面上項目、國防卓越青年基金、重型火箭關深階段項目等國家級項目(課題),突破了輕質高強大型復雜薄壁構件形性一體化制造技術瓶頸,成功研制各種型號高品質輕質化空天薄壁復雜結構件,成果入選第四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被國家航天局官網和《Nature》期刊等報道;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湖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2.曹秒艷
報告題目:金屬管板材超聲振動下顆粒介質成形工藝
報告摘要:針對難成形材料在金屬管板材復雜形狀零件成形中的挑戰,提出超聲振動顆粒介質成形工藝。以固體顆粒為傳力介質,輔助超聲振動對管板材實施軟模成形,研究振動頻率和振幅對顆粒物質傳力性能的影響,建立振動激勵下高壓狀態顆粒物質的力學模型;分析超聲振動下固體顆粒介質壓力分布變化規律,結合管板材顆粒介質成形仿真分析和試驗研究,探索板管材變形規律、表面效果及體積效應機理,為金屬管板材成形提供一種新方法,具有較好理論價值和應用前景。
報告人簡介:曹秒艷,男,燕山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金屬板管材特種成形關鍵技術、金屬鍛造成形工藝及設備研究。主持及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及企業委托課題40余項;在國際、國內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EI檢索41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國際發明專利1項。現為“燕山學者”優秀A類人才,河北省產學研促進會專委會專家,河北省石家莊市專精特新企業科技特派團團長,江蘇省“金山英才”“福地英才”等稱號。擔任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多家國內外期刊審稿人。
3.黃亮
報告題目:鋁鋰合金薄壁構件電磁形變復合熱處理工藝機理及應用實例
報告摘要: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的輕量化、高性能和精密制造是提升其運載和服役能力的關鍵,鋁鋰合金具有更低密度和更高比強度等材料性能,具有可觀的應用前景,但傳統成形工藝下存在成形性能差、精度低等問題。電磁成形技術可顯著提升材料成形極限,結合熱處理工藝能實現強塑性協同,該復合工藝兼具高柔性特征,為突破傳統成形工藝限制提供新途徑。因此,針對鋁鋰合金薄壁構件,構建"固溶淬火-電磁成形-人工時效"全流程工藝體系。通過實驗與模擬結合,系統研究電磁形變微觀組織演變、時效析出行為及宏微觀變形機理,并應用于實際構件的成形。探明了電磁形變復合熱處理工藝形變機制與強韌化機理。解決了鋁鋰合金傳統成形工藝成形極限低、工序復雜等難題,實現成形精度與力學性能的協同調控,為空天裝備輕量化構件制造提供理論依據與技術支撐。
報告人簡介: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導,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青年長江學者,從事高性能大型金屬構件能場輔助極限塑性成形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專項等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在國內外權威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 等期刊發表論文15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4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
4.徐勇
報告題目:新型高速沖擊液壓成形“材料-工藝-裝備”的研究進展
報告摘要:我國“雙碳”戰略的發展目標對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產品研發制造提出了巨大挑戰。開發高性能、輕量化、高精度的金屬復雜薄壁構件的成形新技術、新工藝與新裝備,對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由此研究團隊提出新型高速沖擊液壓成形技術,并開展了“材料-工藝-裝備”的全方位研究。研究揭示了高應變速率及沖擊液壓動態加載下高強輕質合金的增速降彈機理;提出了全域無摩擦的板材動態成形極限檢測方法、建立了沖擊液壓成形板材與管材的定量化工藝設計與優化準則;闡明了“固-液-固”沖擊傳載的時空特性與金屬板材的交互作用機制;研制了氣體驅動、氣-液復合驅動的沖擊液壓成形系列成套裝備,先后實現了多款航空復雜薄壁構件的高效、高質量成形,涵蓋了鋁合金、鋁鋰合金、鈦合金等低塑性材料的成形、沖孔以及校形等多個工藝過程。高速沖擊液壓成形技術已獲得多個領域的領先示范應用,是先進制造工藝和裝備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報告人簡介:徐勇,男,博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鍛壓協會管材成形委員會常務主任委員、遼寧省輕合金精密及表面功能化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沈陽市航空航天復雜構件精密制造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鈑金工藝技術中心外部專家。先后入選“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江蘇省“雙創博士”、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沈陽市領軍人才。主持承擔了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面上、國際合作)以及中科院院地合作項目40余項。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6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2項,出版專著1部。
5.徐騰
報告題目:純鉭薄壁構件超聲振動輔助伺服變速率拉深成形黏模機理及調控研究
報告摘要:針對鉭金屬薄壁構件在拉深成形的黏模問題,開展其拉深成形黏模機理和調控研究。基于鉭金屬應變率敏感性及拉深成形速度提升所致黏模加劇問題,獲得成形速度對鉭筒形件高速級進拉深成形性及表面黏模磨損的影響規律;基于鉭筒形件高速拉深成形仿真與實驗研究,分析鉭金屬摩擦磨損系數、拉深成形黏模磨損的演變規律;設計伺服變速率行程曲線,開展伺服拉深行程曲線的鉭殼拉深成形黏模磨損及黏模調控,以降低拉深件磨損深度并提升成形效率;提出將超聲振動用于解決鉭金屬薄壁構件拉深成形黏模問題,探究超聲振動參數對鉭薄壁構件力學性能組織的影響規律,獲得抑制鉭金屬成形黏模缺陷的超聲振動參數。以上研究為解決鉭金屬及其它易粘著金屬薄壁構件沖壓成形黏模問題提供了一定的理論與技術基礎。
報告人簡介:徐騰,男,長期從事金屬功能材料薄壁構件塑性成形基礎理論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及深圳大學與臺北科技大學學術合作專題等項目;相關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 SCI/EI 檢索論文 17篇,授權發明專利5項,同時,獲科學技術研究成果 1 項、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 1 項。
六、報名方式與截止日期
請有意參會的專家、學者及業界同仁于2025年3月24日前通過會議網站提交報名信息。
七、會議費用
會議收取會議費(普通參會人員:880元/人;《中國機械工程》“輕質薄壁構件極端應變速率成形制造”專欄作者每篇文章免收一人會議費)。
會議期間代表食宿統一安排,住宿費338元/間,費用自理。
八、會務聯系方式
如有任何疑問或需要進一步了解會議詳情,請隨時與我們聯系。聯系方式如下:
聯系人1:王老師 15623900635,wyl@cmemo.org.cn
聯系人2:崔老師 15388028791,cuixh622@csu.edu.cn
聯系人3:何老師 15874036020,hnjxgcxh@163.com
本次會議為第十一屆先進制造技術與應用材料國際學術會議(ICAMMT 2025)分論壇3,ICAMMT 2025會議詳情參見:https://www.ais.cn/attendees/index/B2EE6J。
我們誠摯地期待您的蒞臨與參與,共同推動極端應變速率成形制造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共謀制造業的美好未來!
編輯: 鐘永剛
發布單位: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總部綜合管理處
關鍵詞:成形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