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械工業人才評價湖北省分中心暨湖北省機械工業人才評價工作專家委員會成立會議在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報告廳召開。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機械工業人才評價中心主任李奇,湖北省工會副主席、國家級技能大師王建清,湖北省機械行業聯合會會長陳吉紅,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朱永平,華中科技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主任王書亭等近200名機械行業的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
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周慎校長主持會議開幕式。朱永平致會議開幕詞。李奇致辭并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械工業人才評價中心進行詳細介紹,宣讀“關于同意機械行業2024年第三批機構注冊的批復”文件,并為機械工業職業能力評價湖北省分中心授牌,揭英誠主任代表機械工業人才評價湖北省分中心接牌。李奇為王書亭教授頒發湖北省機械工業人才評價專家委員會主任聘書。
陳吉紅、朱永平、王書亭、湖北機械行業聯合會秘書長杜雷軍為湖北省機械工業人才評價工作專家委員會、湖北省機械工業人才評價中心進行揭牌儀式。
揭英誠宣讀了“關于同意機械行業2024年第四批機構注冊的批復”文件。李奇與朱永平為湖北省首批申請的13家考試站進行授牌。陳吉紅、朱永平頒發湖北省機械工業人才評價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聘書,王書亭為揭英誠頒發秘書長聘書。
專家報告環節由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副事長、長江大學原副校長周思柱主持。會議邀請了三位專家分享推動如何制造業產業鏈、創新鏈與人才鏈、教育鏈有機銜接的寶貴經驗。
湖北省工會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技能大師王建清作題為《發展新質生產力,人才支撐是關鍵》的報告。王建清從自身的實際經驗出發,為如何培養高質量人才、“大國工匠型”人才提出了寶貴的建議。鐵四院機動院總工程師邱紹峰作題為《創新設計賦能新質生產力》的報告,報告以實際項目申報與完成經歷為引子,介紹了如何構建產業鏈、創新鏈與人才鏈、教育鏈有機鏈接的實踐經驗。浙江大學單巖教授以《萬維引擎與數字孿生》為題作大會報告。報告以創新性的數字孿生技術為基礎,結合浙江大學的實際項目經歷,講述了新科技如何進行產業化,如何培養高新技術人才。此后,王書亭作專家委員會工作計劃報告。
為共同推進機械工業人才評價工作與機械行業發展,會議邀請了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校長何保華教授作為主持人,中石化石油機械四機公司副總經理李哲、武重集團國家 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魏紅權、東風汽車集團總院首席工種師楊軍、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程傳紅、武漢軟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王中林參與圓桌對話。幾位專家結合學校辦學實踐、校企合作經驗,從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創新驅動等多個方面為機械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進行了交流探討。
湖北省標準化研究院首席專家謝秋琪博士作題為《機械人才評價標準政策及標準體系建設工作介紹》的報告。
最后,陳吉紅進行會議總結發言。他強調要推動湖北省“51020”制造業產業鏈、創新鏈與人才鏈、教育鏈的有機銜接,促進制造業產教融合深度發展,建立科學、規范的人才評價體系,為湖北省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本次會議的順利召開為諸多機械行業從業者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臺,極大地推動了湖北省機械工業人才評價工作的發展。
會后與會專家參觀了華中科技大學工程創新實踐中心。
來源: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
編輯: 鐘永剛
發布單位: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總部綜合管理處
關鍵詞:機械工業, 人才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