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13日,由西安交通大學、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增材制造技術分會和特種加工分會共同主辦,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陜西省科學技術廳指導,西北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天大學、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深圳大學、AMF編輯部協辦的“2025年國際增材制造技術前沿與應用會議(ICAMTFA2025)暨第九屆全國增材制造青年科學家論壇(9thNFYSAM)在西安成功舉辦。來自全國700余名領域專家和德國、俄羅斯、西班牙、日本的知名專家,以及近40家單位參會參展,大會安排了現場學術報告235個。
西安交通大學盧秉恒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華明院士為本次大會主席。

會議合影
4月12日上午,“2025年國際增材制造技術前沿與應用會議(ICAMTFA2025)”在西安曲江惠賓苑酒店千人廳舉行,李滌塵教授主持大會開幕式。陜西省政協副主席孫科、西安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別朝紅教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左曉衛出席會議并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做大會專家致辭,他指出增材制造恰似一顆璀璨的明珠,憑借其獨特的魅力,正在引起制造業的變革,增材制造技術正在為行業的轉型發展和跨代發展注入新活力,并表示西安交通大學和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正在積極籌備國際增材制造學會,以進一步推動國際學術交流、技術研討、教育培訓和產業合作。

盧秉恒院士致辭

參會外賓
隨后,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顧冬冬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學田小永教授的主持下,來自德國聯邦材料研究院的Jens Günster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梅雪松教授、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拉斯帕爾馬斯大學的Mario Monzon教授、清華大學孫偉教授、武漢理工大學華林教授、南京理工大學廖文和教授、俄羅斯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院Stanislav A. Evlashin教授、廣東工業大學王成勇教授、日本大學Masahito Ueda教授分別從材料、精密機械、增減材復合制造,以及生物、再制造、電子電路、創新應用等方面介紹增材制造的發展與前沿工作。
本次會議匯聚了來自全國頂尖高校、科研機構及產業界的專家學者,以及德國、俄羅斯、日本、西班牙的知名團隊,圍繞增材制造(3D打印)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展開深入探討,為科學家搭建了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
會議期間,4月12-13日,召開了“第九屆全國增材制造青年科學家論壇”,西安交通大學賀健康教授主持開幕式。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特種加工分會總干事徐均良、增材制造分會總干事/西安交通大學李滌塵教授分別致歡迎辭,強調了增材制造技術在推動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研發等領域的重要作用,并呼吁國內外青年學者加強跨學科協作,助力產業升級。論壇設大會會場、金屬材料、聚合物/復合材料、生物材料、創新設計等多個會場,展現了我國青年科學家在生物制造領域的前沿探索與創新活力。
陜西秦創原增材制造產業創新集聚區代表程凱、國防工業出版社白天明、《增材制造前沿(英文)》編輯部劉丹編審分別從產業生態構建、科技出版助力技術轉化角度,探討了產學研協同創新的路徑。

第九屆全國增材制造青年科學家論壇生物分會場


第九屆全國增材制造青年科學家論壇創新設計分會場
會議同期還舉辦了第七屆4D打印創新論壇和第三屆陶瓷增材制造前沿科學家論壇。
供稿:增材制造技術分會,本文有刪減。
編輯: 鐘永剛
發布單位: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總部綜合管理處
關鍵詞:增材制造, 青年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