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焊接學會(IIW)第77屆年會及國際會議于2024年7月6-12日在希臘羅德島召開,共有來自全球50個國家1000余位代表參會。來自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分會副主任委員楊玉亭研究員、副主任委員李曉延教授、副主任委員鞏水利研究員,副主任委員都東教授、副主任委員熊華平研究員、總干事呂曉春研究員,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理工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江蘇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山東理工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石油大學、中國機械總院集團哈爾濱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上海汽輪機廠有限公司、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嘉克新興科技有限公司等27家單位的112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7月7日下午IIW第77屆年會開幕,在開幕式上進行了IIW2024年度FELLOW、PATON、ARTHUR SMITH、THOMAS等11個獎項的頒獎活動,共有來自中國、美國、德國、加拿大、奧地利、匈牙利、芬蘭、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的20位專家學者及工程技術人員獲獎,上海交通大學吳毅雄教授、山東大學武傳松教授榮獲IIW FELLOW獎,這是IIW史上首次同一國家有兩位專家在同一年度獲得FELLOW獎項。來自西安理工大學的于瑞博士獲得了HENRY GRANJON獎,北京嘉克新興科技有限公司劉振英博士獲得了IIW十年貢獻獎。
為期一周的IIW年會期間,IIW下設的18個專業委員會開展了學術交流活動,共交流報告近500篇,其中中國學者共交流報告42篇,涉及釬焊與擴散焊、微納連接,高能束流加工、增材制造、表面和熱切割、弧焊工藝與生產系統、健康、安全與環境,壓力容器、鍋爐和管道等20余個研究方向。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熊華平研究員作為XVII委(釬焊擴散焊專委會)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吳素君教授作為XI委(壓力容器、鍋爐和管道)主席分別主持了委員會會議。7月9日上午C-XVII委和C-VII委(微納連接專委會)舉辦了聯合會議。7月10日上午C-XVII委進行了副主席的改選以及硬釬焊分委會主席、副主席的競選活動,哈爾濱工業大學何鵬教授當選為硬釬焊分委會(XVIIA)主席。C-XVII委在為期3天的會議期間共交流報告24篇,內容涉及鈦基復材、TiAl金屬間化合物、高溫合金的釬焊擴散焊,陶瓷與陶瓷基復合材料異質接頭釬焊連接等領域。近3天的技術研討會議,XI委共交流報告35篇,新增設3個分委會,高溫壓力容器、鍋爐與管道分委會主席為天津大學徐連勇教授,嚴酷環境下焊接設施與技術分委會主席為山東大學賈傳寶教授,非金屬管道焊接、連接與檢測分委會副主席為國家電投集團研究院孫晨博士。CWS鞏水利副主任委員聽取了C-IV委(高能束流加工專委會)、C-X委(焊接接頭性能與斷裂預防)、 C-XIII委(焊接構件和結構的疲勞專委會)、C-XVII委的報告,CWS都東副主任委員參加了C-XII委(電弧工藝與生產系統專委會)與C-IV委的會議,并與專家們進行了充分地交流。
C-VII委和C-XVII委聯合會議參會代表合影
IIW主席Thomas BÖLLINGHAUS教授在C-XI委作報告
在IIW年會同期召開了焊接教育培訓與認證、焊接標準化、地區工作會議、“Welding in the World”編委會會議、IIW年會組織者會議、IIW管理層的工作會議等共計21場會議,充分展現了IIW在全球焊接學術引領及其先進管理方面的風采。李曉延教授主持TMB及TMB/T-COM工作組會議,并為卸任專委會主任頒發榮譽證書。IIW會議期間,中國、日本、韓國焊接學會召開了座談會,達成了行業組織定期交流和重啟東亞焊接技術論壇的共識。此外,中國焊接代表團會議期間與IIW-CEO Luca Costa先生、IIW秘書Elisabetta女士以及各國知名焊接專家進行了廣泛的交流。此外,除了會議主辦方舉行的歡迎宴會、希臘之夜和Gala宴會活動外,焊接學會還組織了12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的“CWS之夜”活動,促進了國內焊接專家學者與海外華人同行之間的深入交流。


第77屆IIW年會及國際會議中國焊接代表團合影
來源:焊接分會
編輯: 鐘永剛
發布單位: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總部綜合管理處
關鍵詞:國際焊接學會